毛泽东是如何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它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发布日期:2024-01-20

罗霄山脉是湖南和江西的自然分界线,从北向南,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山山相连成一脉。井冈山是万洋山的分支,原本名不见经传,自从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来到井冈山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后,开始声名鹊起、誉满全球。

井冈山现在已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大量的海内外人士来此瞻仰、学习、观光。井冈山因毛泽东而闻名,毛泽东也是通过在井冈山的革命实践,逐渐成长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毛泽东是如何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一、思考与决策——在秋收起义中定方向、稳大局

一九二七年是个多事之秋,北京政府、武汉政府、南京政府三足鼎立,共产党在经过国共合作的快速发展后遭到了反革命屠杀,前路何去何从,考验着革命前辈。

九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军兵分三路,从江西的修水、安源、铜鼓向湖南进攻,计划会攻长沙。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国民党此时也是内忧外患,但其实力还是远比想象的更强大,所以各路起义军都遭受了挫折。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毛泽东以前委书记的名义,命令各支部队到长沙市浏阳市文家市镇会合。在随后召开的前委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退却萍乡,虽然余洒度师长主张进攻,但在卢德铭总指挥等人的支持下,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文家市退兵是革命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一个关键,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一个起点。

部队撤退到萍乡市芦溪县时发生了不幸,卢德铭总指挥在掩护部队撤退后英勇牺牲,年仅二十三岁。

卢德铭于一九零五年出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在黄埔军校读书时得到蒋介石的欣赏,被孙中山称为楷模,却信仰共产主义、加入共产党,毕业后随叶挺独立团北伐,当团长时准备率部参加南昌起义,没赶上南昌起义便参加了秋收起义,所部正规军是秋收起义的主力部队。毛泽东听闻卢德铭牺牲噩耗非常伤心,悲呼:“还我卢德铭,还我总指挥!”

二、了解与信任,在井冈山站住脚、扎下根

虽然卢德铭在萍乡牺牲了,但萍乡市已经属于江西地界,江西的反动统治要比湖南弱得多,很多县城连正规军都没有,比如莲花县城。在地方党组织和农民军的配合下,毛泽东率领起义军攻占了莲花县城,随后进入永新县三湾村,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由师变团,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士兵委员会。

把人聚拢在一起要靠理想指引和事业感召,把不同的人组织起来要靠一套行之有效的议事决策制度。秋收起义五千多人的队伍,到现在只剩不到一千人了,如果没有凝聚力,队伍不被打散也会自动解散。三湾改编,既是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也是解决管长远的根本问题。

三湾改编后就进入了十月,此时毛泽东已经决定带队伍上井冈山。井冈山地处宁冈县(现已并入县级市井冈山),是袁文才、王佐的地盘。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之前,就知道这里有两位绿林好汉袁文才、王佐。所以,在上山之前,毛泽东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袁文才既是党员又是绿林好汉,先是绿林好汉后入的党。作为党员,袁文才同意与毛泽东接头,作为山大王,袁文才不同意毛泽东“鸠占鹊巢”。好在当地有党组织,宁冈县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在中间起到了重要的引荐、调和作用。

毛泽东先是进驻宁冈古城,然后在古城与茅坪(袁文才所部驻地)之间的大苍与袁文才进行了会晤。见面前,袁文才还顾虑重重,见面后毛泽东送枪、袁文才送钱,双方其乐融融。

第二天,毛泽东带领部队进入茅坪,受到袁文才、龙超清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袁文才把脚伤的毛泽东安排在了老中医谢慈俚家的楼上,也就是八角楼。当晚,毛泽东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身份,在八角楼接见了当地的党员,其中还有毛泽东后来的夫人贺子珍。

不久之后,在大井和茨坪,毛泽东的部队受到了王佐的热烈欢迎。毛泽东派出优秀教员帮助袁文才和王佐整训队伍,并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将两支部队合编为革命军第二团。虽然袁文才、王佐的队伍人数不多、战斗力不强,但是他们熟悉地形,还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足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毛泽东的领导和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下,根据地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创办了后方医院、后方留守处、军官教导队、被服厂、军械处,妥善地安置了伤病员和后勤辎重,把根扎在了井冈山,可以轻装上阵地开展游击战了。

三、失败与成功,到周边打游击、扩大影响

虽然袁文才对毛泽东倾囊相助,但井冈山无法长期满足红军的吃饭和穿衣问题,于是毛泽东派出部队在井冈山附近的各县打游击,在解决部队给养问题的同时也宣传党的主张、扩大红军的影响。毛泽东曾形象地说,这是把屁股坐在了井冈山,两腿伸向湖南和江西。

但万事开头难,在临县游击的日子里,原师长余洒度离开了部队,反动头目肖家璧也趁机偷袭红军,毛泽东领导了水口建党,带领大家进行入党宣誓,后来又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坚定了党员的信仰与操守,净化了队伍的思想和风气。

一九二七年底,爆发了桂唐战争(宁汉战争),毛泽东抓住有利时机,派兵攻占了湖南省茶陵县。但面对敌人的围攻,团长陈皓等人阴谋叛变,湘赣边第一个红色政权很快就失去了。当时的团长可不是后来的团长,当时井冈山只有一个主力团,领导的是秋收起义的余部。

不过很快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就又建立了起来,毛泽东还亲自审定了县政府临时政纲,对如何建设政权进行了具体规范。面对敌人的重兵进剿,红军主动撤出遂川,随后取得新城大捷,在宁冈建立了工农兵政府。同时,还建立了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所辖区域主要是永新、遂川两县交界处的几十个村庄。到一九二八年二月,以井冈山为中心,包括宁冈县全部和周边各县一小部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经基本形成,面积七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五十余万。

四、南下与北上,实践选择了井冈山

一九二七年八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随后汪精卫隐退,南京的李宗仁和武汉的唐生智打了一场桂唐战争(宁汉战争)。国民革命军忙于内斗,湖南兵力空虚,红色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所以,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的同时,朱德、陈毅在湘南也搞得轰轰烈烈,军队发展到了四个师、两个团共一万多人,根据地达六个县。

鉴于此种情况,一九二八年三月,毛泽东奉命率领第一团、第二团南下,策应湘南暴动。如果湘南暴动一直顺利,那么两军正常会在湘南会师。由于湘南暴动后期进展不顺,毛泽东部队的任务变成了策应朱德、陈毅部队安全转移,于是就有了四月份的井冈山朱毛会师。

当毛泽东南下的时候,井冈山兵力空虚,地方反动武装抱着复仇的心态卷土重来,边界根据地遭受了“三月失败”,除了井冈山的茅坪、茨坪、大小五井等核心区域外,其他地区基本都被敌人占领了。

朱毛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下设三师九团,分别由朱德、张子清(毛泽东代)、陈毅任师长。部队人数近万,但枪只有两千多,而且过半的湘南农军中有许多妇女儿童。

更为重要的是,井冈山根据地的核心,也就是井冈山山区,人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根本无法保证这么大一支部队的给养。虽然红四军也经常攻城略地,但面对敌人的反攻,常常是主动撤回井冈山,也就是还没有建立具有稳定产出的根据地,吃饭一直是个大问题。

所以红四军很快又对部队进行了整编,五月底,三十团、三十三团、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返回湘南。湘南农军回到各自原籍坚持斗争,很多人牺牲在了敌人的残酷杀戮下。遣返湘南农军后,革四军改称红四军,辖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一、三十二共四个团、六千多人。

五、留山与回家,红二十九团的消失

虽然士兵数量减少了,但是战斗力和机动性明显增强,在取得龙源口战斗的胜利后,红四军第三次占领了永新县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拓展到了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以及周边各县的部分区域,达到了全盛。根据地内普遍建立了赤卫队和暴动队,成为红军的得力助手。在根据地的边缘开辟红色圩场(圩读xū,集市),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但革命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湖南省委在六月命令红四军南下,此举契合了二十九团的心愿,这个团的前身是宜章农民军,宜章隶属郴(chēn)州,地处湘南。在杜修经、龚楚等人的促动下,二十九团决定打回老家去。

朱德、陈毅担心二十九团孤军深入有闪失,只能一同前往。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冒进湘南、攻占郴州后,二十九团欢天喜地、理发吃饭,在敌人大兵反扑时,不少人向南跑回宜章老家,很多人牺牲在了反动地方武装的屠刀下。战后清点,一千多人的二十九团只剩下了一百来人,红二十九团从此不复存在。

红军在郴州之所以先胜后败,是因为郴州守军是朱德的哥们范石生十六军下面的四十六师。范石生对朱德的患难真情,作者曾介绍过,四十六师师长张浩也知道。所以红军开始进攻时,张浩以为只是做做样子,就命令部队不战自退。可后来一看红军动真格的,自己的士兵一片片倒下,就下了死手。

六、迎接与追反,在大浪淘沙中有得有失

在主力南下郴州的时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遭到了严重的侵袭和破坏,除了核心山区外,大部分都被敌人占领,地主豪绅反攻倒算,有很多群众被杀害、很多房屋被烧毁,史称“八月失败”。

毛泽东曾多次写信陈述利害关系,尽力阻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南下。当毛泽东得知主力兵败郴州后,亲率三十一团一个营前往湘南迎还,终于在郴州市桂东县与红二十八团会合,毛泽东见到朱德、陈毅、王尔琢等毫发未损非常高兴,二十八团也没想到毛泽东会来亲自寻找、迎接他们,大家互诉别后种种。两军会合后,毛泽东带队重返井冈山,杜修经、龚楚留下组建湘南特委,唐天际任湘南游击队大队长。

在回师途中,部队成功地击退了湖南敌军的追击,但进入江西地界后,王尔琢却死于叛徒袁崇全之手。

王尔琢生于一九零三年,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加入共产党,参加北伐后任团长,参加南昌起义后一直追随朱德,勇战三河坝,建功井冈山,时任二十八团团长。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袁崇全带队叛逃,王尔琢觉得自己是袁崇全的湖南老乡、黄埔同学、顶头上司,可以把袁崇全追回来,没想到袁崇全向根本不设防的王尔琢开了枪。

七、作战与写诗,毛泽东笔下的黄洋界

在毛泽东率部往回走、还没到井冈山的时候,湖南和江西的敌人投入了七个团进攻井冈山根据地,直接作战的有四个团,远观策应的有三个团。当时驻守井冈山的三十一团只有不足一个营的兵力,三十二团本来人就少。经研究决定,三十一团一营负责防守黄洋界哨口,三十二团一营负责山下扰敌,三十二团二营负责防守其他四个哨口,当然还有地方武装的配合。

战斗主要集中在黄洋界,红军据险而守,并在上山的两条小路上挖了壕沟、布置了带毒的竹钉、修筑了防御工事,经过一天的激战,敌人始终没能攻破我军防线。下午,红军拉来一门迫(pǎi)击炮,当时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是哑炮,第三发正中敌指挥所,敌军以为是主力回山,连夜逃遁了。

九月初,毛泽东得知黄洋界胜利的消息后,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其中“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说的就是这个事。

八、进城与出城,让敌人有来无回

红军主力在返回井冈山的过程中,江西省主席朱培德派出刘士毅第七师尾随追击,杀害王尔琢的叛徒袁崇全就投奔了这个刘士毅。

九月中旬,第七师对我军进行诱捕,派出小股部队引我军进入遂川县城,然后想围城聚歼。毛泽东等人识破了敌人的伎俩,来了个将计就计。红二十八团一马当先击溃敌人小股部队,大摇大摆地进城,后面还有后勤人员拿着锅碗瓢盆,让敌人以为我军中计了。正当敌人周边部队向县城移动,企图合围之时,二十八团从县城内冲出来杀了个回马枪。二十八团在敌人包围圈还未形成之时冲了出来,敌人见合围不成,仗着人多势众,在二十八团身后穷追不舍。

二十八团急行军选择有利地形做好埋伏,当敌人冲过来的时候顿时被打得溃不成军。敌人想撤回县城,后路却被事先埋伏好的三十一团给堵住了。此次战斗,歼敌二百多,缴获枪支二百多,残存敌人退回赣州,红四军顺利占领遂川县。在此次战斗中,击毙了叛徒袁崇全,王尔琢地下有知应感欣慰。

九、在与不在,张开口袋等着你

红军占领遂川后,留下部分兵力守县城,其他部队到周边打游击,部队来到万安县受到当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的欢迎,有八十多个农军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朱德夫人的康克清同志。部队回到井冈山休整,林彪由营长升任二十八团团长。林彪生于一九零七年,在黄埔军校读书时入党,南昌起义后随朱德上井冈山。

当红军在井冈山休整的时候,革命群众抓住了驻宁冈县(县政府新城)敌军派出的两个女探子。经审问,女探子交代,敌人想趁着红军主力未归之时血洗茅坪,为了以防万一,派她们来看看路上有没有马粪、老百姓家有没有门板。红军主力有战马,有马粪表示主力回来了。

红军晚上睡觉经常向老百姓借门板,如果百姓家没有门板就证明红军主力回来了。她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革命群众抓了起来。毛泽东等人决定诱敌深入,制造了红军主力未归的假象,放走了两个探子,在新城通往茅坪的必经之路上布置好了口袋阵。

十月初,敌军果然中计,倾巢而出。但敌人还是非常狡猾的,派出了地方反动武装充当开路先锋,地方反动武装一路走一路放火烧老百姓的房子,敌军见放火烧房子还没有动静,才确信红军主力不在。待敌人全部进入包围圈时,二十八团、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面开火,歼敌一百多人、缴枪一百多支,敌人跑回永新,红军占领了宁冈县。

十、敌军与友军,齐聚井冈山

虽然红军接连取得胜利,但主要是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总体实力还不足以形成大范围的地方割据,根据地主要还是集中在井冈山的周边,也就是宁冈县。

红军占领其他县城后,往往是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筹措给养,然后主动退出、伺机而动,经常多次占领。面对红军飘忽不定、避实就虚的游击战术,敌人不知所措,只能由进攻转为防守。到十一月底,已经基本挽回“八月失败”后的被动局面,恢复了井冈山的部分根据地。

在共产党的政策宣传攻势下,在革命浪潮的席卷下,国民党奉命来剿共的军官毕占云、张威率部投奔红军,红四军因此又增添了特务营和独立营。

毛泽东经过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水口建党、改造袁王部队等革命实践,深刻地认识到了部队整训的重要性,也掌握了行之有效的整训方法。毕占云的部队很多人抽鸦片,张威本人是因为赌博输掉了军饷才投奔红军,红四军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把这些投诚而来的敌军顺利地改造成了红军。

十二月初,彭德怀、黄公略率领红五军一部抵达井冈山。红五军是平江起义部队,平江地处罗霄山脉北段,一九二八年七月,彭德怀领导了平江起义,起义成功后组建了红五军,下设三个团。

按照省委的指示,红五军分兵,一部坚持游击战,一部转战井冈山。彭德怀、黄攻略率部冲破险阻、转战千里,终于来到井冈山。红四军、红五军在宁冈新城举行了胜利会师大会,此次会师是朱毛会师后的又一次重要会师,不仅增强了井冈山的军事实力,也从此拉开了两支部队并肩战斗的序幕。